综合动态
 

【团学工作】小故事凝聚大能量  从校运会看食品精神

作者:黄巾凌 夏雪         发布日期:2018-04-25     浏览次数:

     

我校2018年田径运动会已落下帷幕,食品学院再续辉煌,获得男团第三、女团第二、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近年来,在人数规模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食品学院校运会成绩稳居前三甲,连续获得“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奖”等荣誉称号,取得这样的成绩,食品精神正是支撑学院体育事业不断向前的动力之源。而这种精神,则是由一件件感人事例汇聚而成的,在全院唱响了一首正气之歌。

运动场上的数学原理。田径场上,袋鼠跳负责人马晓宇看着大家的成绩单心里发愁,此时距离运动会只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去年运动会上,袋鼠跳项目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这无疑为今年的负责人和运动员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尽快提高水平,运动员们每天中午、下午都抓紧时间训练。

除此之外,负责人还运用函数分析,将每位运动员每个阶段的测试成绩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每个人成绩曲线的R²,选出成绩最好或最稳定的运动员,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最终,他们不负众望,以1分19秒的绝对实力夺得桂冠,同时打破了该项目的记录。

七年磨一剑,从无到有的长跑明星。男子5000米的比赛开始时,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食品学院研究生赵劲松在起跑线前静待发令枪响。在前段时间的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大赛中,他更是取得了半程马拉松项目第三名的好成绩。但谁又能想象,大一时赵劲松还在为体测成绩不及格而烦心。他表示:“大一的时候,我跑的并不快,但一遇到压力大或心情不好时,只要跑一圈下来就会觉得一身轻松,所以后来就越跑越多、越跑越快。当你真正爱上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坚持永远做下去。”

比赛进行到最后100米冲刺阶段时,赵劲松依然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食品学院的看台上观众已经沸腾,赵劲松也不负众望,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到今年,赵劲松已经为食品学院跑了整整七年,七年磨一剑,他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成为了学院当之无愧的长跑明星。

“没事,我可以坚持”。当通报食品学院陈文兰获得女子3000米比赛第二名时,食品学院的观众席上又爆发出阵阵欢呼。但陈文兰的好朋友们却悄悄流下两行热泪。

因为遗传,陈文兰的脚有严重的拇指外翻和较轻微的扁平足,因为双脚拇指外翻,所以长距离的跑步会导致大拇指指甲盖受伤淤血,最终指甲自行脱落,完全长好要用六个月的时间。而扁平足会压迫腿部的肌肉神经,平时的训练会导致腿部肌肉劳损,严重时则走不了楼梯,蹲不下去。但陈文兰表示:“没事,我可以坚持。只要我能走上赛道,能听到发令枪,为了学院荣誉,就算爬也要爬到终点。”

“别人敲的不响,还是我来”。每年运动会,食品学院的观众席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众的呐喊助威伴随浑厚鼓声响彻整个田径场,运动员周海燕表示:“不管我跑到哪里,都能听见食品学院的加油声。”

运动会两天,烈日当头,一天下来他的手已经起泡流脓,轮班击鼓的其他人想要把他替换下去休息。他对负责人说:“感觉别人敲的不响,总是少了那么点“劲”,还是我来。”

食品精神就是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是学院工作人员的全力以赴,是全院师生的永不放弃,是全院观众的助威呐喊。食品精神通过校运会深入到每个同学心里,它体现在任何地方都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学院团学工作向前发展的稳固基石。校运会作为学校最大型的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一个育人新平台。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