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陕西科技大学的李国梁教授受邀来到我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精彩报告。
李国梁教授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他指出,在我国食品安全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因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环境污染及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原料与新技术等因素,正面临从已知风险向未知风险跨越的挑战,为此其团队开展了系列研究:利用“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作用构建以毒性为导向的细胞膜仿生识别平台,锁定并鉴定食品中潜在风险物质,成功筛选出与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的风险物质并明确其作用靶点和毒性效应机制;借助单分子纳米孔检测技术的高时间分辨、高空间分辨及实时动态检测优势,以靶点蛋白为起始事件构建受体蛋白分子起始事件—关键事件—毒性效应结局的关系网络,阐明风险物质暴露靶点与毒性效应的直接关系;基于糖肽类抗生素与细菌细胞壁前体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原理设计多肽探针,通过纳米孔技术对天然化合物库进行筛选,为抗生素筛选提供新手段并为新型抗生素研发奠定理论基础;针对食源性纳米颗粒健康风险及机制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锌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产生与细胞膜变化、代谢产物改变及基因突变有关的不可逆抗性,且食源性碳聚合物会对神经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响应进而影响认知能力。
李国梁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我院师生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就相关问题与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学术报告对推动我院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