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跃春
李跃春,男,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1月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本科期间曾连续三年获优秀学业奖学金,被授予校级优秀团员,陕西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两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研究生生涯经历过许多失败与困难,但是我都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以最高的标准去对待所需要的做的每一件事。
秉持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时刻牢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这句话,积极参与所在党支部组织的各类社会服务活动,热心公益,关心集体。坚决无条件服从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秉持入党初心,在学习与科研上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刻苦努力学习,主动帮助身边同学,共同进步。
小流成海,跬步至千
基础理论知识是做好任何科研工作的必备前提条件之一,在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热情,积累各种专业知识,在保证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前提下,积极阅读所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文献,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博士学术论坛,拓宽视野。当面对所研究领域一无所知之时,积极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打牢基础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在与导师的第一次见面,王老师就明确的教导了我们,“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研的成果来自于日常的工作的点滴积累和刻苦钻研。因此在研一学习阶段,利用网络资源自学所需要的数据处理方法,科研绘图与论文写作,完成了相关的知识储备,为我今后的科研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科研是一个充满未知且道路曲折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保持一颗乐观、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与分析其中的种种困难。回望研究生的这两年,已经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次实验失败,多少次熬夜做实验,经历过多少次低谷与困境。但是这一过程馈赠了我重头再来的坚韧、独立面对实验结果的思考,主动总结实验结果,保持一颗细致入微、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此外,科研道路上的前辈给予我的帮助是我在科研成长道路上成长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进入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以来,恩师王建龙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优秀的师兄师姐以及同门对我的答疑解惑,实验室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完善的实验条件,无一不是支撑着我在科研道路的前进动力。从本科毕业时的科研小白开始,我的恩师王建龙教授从基础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实验优化耐心教导,论文撰写以及修改,到最终的论文接收,给了我巨大的指导与帮助。正是这科研道路上的所遇风景造就了我的坚持不懈坚韧的性格。到目前为止,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学术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IF="15.786)和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IF="12.545)发表论文各一篇,以共同一作(排名第一)的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 (IF="9.231),和Sensors" and Actuators: Chemicals B (IF="9.221)上发表论文各一篇,累积影响因子为46.783。同时也以其他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mall,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发表sci论文14篇。
联系实际,躬行实践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人生阅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作为一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了将理论运用的更好,参与了专业实践类比赛,并且所在小组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级金奖一项与陕西省银奖各一项。硕士求学期间,本人积极走出校园参与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先后赴陕西省英童乳业有限公司和陕西省齐峰果业有限公司进行实践与学习。在实习期间保持虚心好学,并在实习期间得到了公司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保持不断的独立思考,发现前辈所构造的方法存在的缺陷,并不断的创新,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在科研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通过创新的角度、同行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查阅文献的方式,探索未知的世界,从而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