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姚益顺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1-20     浏览次数:

     

姚益顺,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5年12月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工程专业2018级学生。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曾担任硕-食工1802班班长,目前是食品学院王云阳教授团队的一员。硕士期间在TOP期刊发表3篇SCI论文。曾荣获西农第六届焙烤技能大赛三等奖、校园十佳歌手称号,被授予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优秀研究生”等称号。

姚益顺.jpg

做一个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预备期以来,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教育下,我不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各方面以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日常生活中,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前往毛主席故居追寻红色历史,深刻体会到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抓住每一次赴学校周边村落支农支教的机会,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食工1802班班长,我主动做好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疫情期间,我认真督促班级同学完成每日打卡;我深知作为一名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积极响应学校学院的各项政策,积极参学校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多次在学院组织的活动中担任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了学院组织的院篮球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十七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中荣获十佳歌手称号,在第六届大学生糕点焙烤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学院举办的最强推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通过以身作则动员身边的同学也加入进来,并最终带领班级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同时自己个人也被评为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我会不断的激励自己,以更加奋发昂扬的姿态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脚踏实地走稳科研之路每一步

作为一名食品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想在科研方面取得一些成果,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硕士期间我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最终整体加权平均分为87.2。同时为了跟踪本专业研究热点和学术动态前沿,我积极参加多场学术会议和报告,从中吸取精华拓展自己的视野。

除了理论知识的积累,专业实践能力的养成更是尤为关键。硕士期间我参与了两个与企业对接的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和陕西东东包餐饮公司进行合作的方便菜肴(红烧肉)杀菌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我们确定了最佳的杀菌工艺组合,延长的产品的保质期。第二个是方便粉条的加工,企业的诉求是提高粉条的筋道,为了解决粉条筋道不足的问题,我们还特地前往还前往山东曲阜天城粉条机械公司进行参观,学习粉条加工工艺和原理,同时也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给予一些建议。

同时,我也积极开展了射频烫漂莴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课题研究;该研究主要研究鲜切莴笋储藏过程中的褐变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究射频处理作为一种烫漂手段对莴笋的护色效果和机理。。目前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共同一作),和Food Chemistry(2篇,第一作者)期刊。

科研的路途注定是枯燥且坎坷的,但是不经历失败怎能见彩虹,我一直都坚信,践踏实地走好科研路途中的每一步,风霜过后胜利的果实终将会来临,而且会来的更加的惊喜和甜蜜。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是艰难的,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质的飞跃,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问题上有一点小小的突破对行业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在课题研究的设计过程中,我注意到传统的热水烫漂果蔬的方法加热均匀性差,导致感官品质劣变严重。因此我们选择用射频这项技术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通过多次试验确实提高了物料的加热均匀性,但是仍然无法解决物料中心温度高的问题。经过查阅文献和反复思考,我突然想到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蒸汽辅助射频加热装置来提高物料的加热均匀性,设计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一刻我终于尝到了创新带来的快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当下的每一分钟,我会督促自己做一个不负自己和社会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