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不但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该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陈妍)
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加强节水和水资源的统筹供给的不能仅仅是相关人员执行,我们亦要自觉得了解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等。同时应注重日常生活节约资源,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进程,关注长江、黄河等水源涵养。(倪淑洋)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要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我们要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彭博)
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史明理,首要的是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刘苏楠)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这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战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将继续为全球抗疫作出中国贡献。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宣布的五大举措,充分彰显中国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为世界各国做出了表率和典范,也为人类战胜危机、走出困境注入了强大正能量。(陈鳞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中国人民为全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成功借鉴。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的专家代表团一致认为,中国采取的措施非常及时、非常有效,不仅阻止了疫情在中国的传播,也为全世界争取了时间。但是,世界范围内的“战疫”仍未结束,“在所有人都获得安全之前,没有人是安全的”,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的这句话,警醒着所有人唯有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才能最终战胜病毒。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严峻挑战,这既是中国贡献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方案,也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盛浩轩)
实践证明,抗击疫情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情,只有依靠各国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加强合作,才能解决好。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谁也离不开谁,在通常情况下是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非常时期更是如此。解决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必须站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前景的长远角度去思考,必然要求树立和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宫婷)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实践证明,要彻底战胜疫情,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以极大的政治担当和勇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个病患者,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同时,要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少受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卢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