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 |
视频介绍 | |
中心领导 | |
机构组成 | |
对外交流 | |
课程编号:10003
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of Food Microbiology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
学科大类基础课,独立设课。
2. 适应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3. 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染色方法、常见微生物形态特征观察及判定、显微镜计数、食品微生物分离检测、培养基制备及微生物培养、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基本生化特性及检测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
(2)通过实验课程的培训和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独立进行相关微生物操作的技能。
4. 学分与学时
学时数32学时,1个学分。
5. 主要仪器设备
高 压灭菌锅 1台/班 无菌操作台 4台/班 恒温培养箱 1台/班 恒温水浴锅 1台 /班 微量移液器10把/班 离心机 4台/班 PCR仪1台/班 凝胶成像系统 1台 /班 显微镜 1台/同学, 染色盆 染色架 培养皿等若干。
6. 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要求上交实验报告,手写,要求写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问题及实验现象分析等环节。
(2)考核方式: 百分制,实验报告分占总分占该课程总分的80%。 考勤和实验技能占20%。
二、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
实验 项目名称 |
实验内容 |
学时 分配 |
实验 类型 |
每组 人数 |
实验 要求 |
1 |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环境微生物观察 |
1、显微镜使用。2、环境中微生物检测 (由结果中分辨真,细,放,各类微生物菌落)。 3、细菌运动性观察。4、培养特征观察。 |
2 |
验证性 |
4 |
必做 |
2 |
实验二 细菌染色 |
1、细菌简单染色。2、细菌革兰氏染色。3、油镜的使用及细菌个体形态观察 |
3 |
验证性 |
4 |
必做 |
3 |
实验三 细菌的荚膜和芽孢染色 |
1、细菌荚膜染色2、细菌芽孢染色。 |
3 |
验证性 |
4 |
必做 |
4 |
实验四 丝状菌菌落特征和形态特征观察 |
1、放线菌形态观察(菌落与制片观察) 2、真菌形态观察(菌落与制片观察) |
3 |
验证性 |
4 |
必做 |
5 |
实验五 细菌显微镜计数及大小测定 |
1、显微镜直接测数―酵母血球记数板法。2、细菌大小测定 |
3 |
验证性 |
4 |
必做 |
6 |
实验六 培养基的制备及微生物分离 |
1、培养基制备。2、灭菌与消毒(为分离培养准备条件)。3、微生物分离纯化 |
3 |
综合性 |
4 |
必做 |
7 |
实验七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
1.紫外线对微生物的影响。2.渗透压对微生物的影响。3.营养元素对微生物的影响。4.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影响。5.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6.氧对微生物的影响。7.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3 |
验证性 |
4 |
必做 |
8 |
实验八 食品卫生检测 |
1.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2.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包括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
6 |
综合性 |
4 |
必做 |
9 |
实验九 有益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
从自然界中分离能够产生某种酶或某种有用物质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特性鉴定及应用。 |
6 |
综合性 |
4 |
必做 |
修订人:杨保伟
审核人:师俊玲
2008年 10月4日